我公司有拉米夫定片、布洛芬混懸液、氯沙坦鉀片、羥苯磺酸鈣膠囊的臨床批件尋求合作,每個品種具體情況如下:
1.拉米夫定片
【注冊分類】
化學藥品6類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為拉米夫定,每片含拉米夫定0.1g。
【規 格】
0.1g
【功能主治】
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治療有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慢性乙肝;(2)用于慢性肝硬化活動期。
【用法用量】
本品應在對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使用,推薦劑量為每日1次,每次100 mg,飯前或飯后服用均可。
【產品特點】
為核苷類抗肝病毒藥物,在HBV 感染細胞和正常細胞內代謝經磷酸化生成其磷酸鹽,磷酸鹽對HBV 聚合酶及逆轉錄酶具有抑制作用,從而抑制病毒復制循環
中的逆轉錄過程,同時又可與胞苷酸(LTP)競爭性摻入HBV-DNA 鏈中,終止DNA 鏈的延伸,阻斷病毒DNA的合成。
2.布洛芬混懸液
【注冊類別】
化學藥品6類
【主要成分】
本品每毫升含主要成份布洛芬20毫克。
【規 格】
100ml:2克。
【功能主治】
用于兒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也用于緩解兒童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
【用法用量】
口服;12歲以下小兒用量見下表:
年齡(歲)
|
體重(公斤)
|
一次用量(毫升)
|
次數
|
1-3
|
10-15
|
4
|
若持續疼痛或發熱,可間隔4-6小時重復用藥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
|
4-6
|
16-21
|
5
|
|
7-9
|
22-27
|
8
|
|
10-12
|
28-32
|
10
|
【產品特點】
非處方藥方式銷售的非甾體抗炎藥,是一種非選擇性環氧化酶(COX)抑制劑,抗炎特性是通過白細胞活性調節、減少細胞因子產生、自由基抑制和信號轉導等原因達成的。
布洛芬可能也通過背角發揮中樞鎮痛作用。
3.氯沙坦鉀片
【注冊分類】
化學藥品6類
【主要成分】
主要化學成分名稱:氯沙坦鉀。
【規 格】
50mg
【功能主治】
用于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本品可同其他抗高血壓藥物一起使用。
本品可與或不與食物同時服用。
對大多數病人,通常起始和維持劑量為每天一次50mg。治療3至6周可達到最大降壓效果。在部分病人中,劑量增加到每天一次100mg可產生進一步的降壓作用。
對血管容量不足的病人(例如應用大劑量利尿劑治療的病人),可考慮采用每天一次25mg的起始劑量(見注意事項)。
對老年病人或腎損害病人包括做血液透析的病人,不必調整起始劑量。對有肝功能損害病史的的病人應考慮使用較低劑量。
【產品特點】
1.氯沙坦為合成的、強效口服活性藥物。氯沙坦及其具有藥理活性的羧酸代謝產物(E-3174)可以阻斷任何來源或任何途徑合成的血管緊張素II所產生的相應的生理作用。
2.氯沙坦可選擇性地作用于AT1受體,不影響其他激素受體或心血管中重要的離子通道的功能,也不抑制降解緩激肽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激肽酶II)。
4.羥苯磺酸鈣膠囊
【注冊分類】
化學藥品6類。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為羥苯磺酸鈣。
【規 格】
0.5g。
【功能主治】
1.微血管病的治療: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腎小球病變(基-威氏綜合癥)。
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慢性器質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和肝硬變等微循環障礙。
2.靜脈曲張綜合征的治療:
原發性靜脈曲張---手足發紺,紫癜性皮炎,肌肉痛性痙攣、疼痛、下肢沉重感。
靜脈曲張狀態---血栓綜合征,靜脈炎及表淺性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曲張性潰瘍,妊娠性靜脈曲張,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3.微循環障礙伴發靜脈功能不全的治療:痔瘡綜合征和靜脈曲張性。
4.靜脈剝離和靜脈硬化法的輔助治療:預防術后綜合征,水腫及組織浸潤。
【用法用量】
進餐時吞服,勿嚼。部分癥狀推薦指導劑量如下(或遵醫囑):
【用法用量】
進餐時吞服,勿嚼。部分癥狀推薦指導劑量如下(或遵醫囑):
主要適應癥
|
起 始 療 效
|
備 注
|
|
日 量
|
療 程
|
||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
一次1粒
一日3次
|
3~5個月
|
見效后,每日2粒直至明顯療效
|
其他微血管病
|
一次1粒
一日3次
|
1~2個月
|
見效后,每日2粒直至明顯療效
|
靜脈曲張綜合癥及靜脈功能不全
|
一次1粒
一日2次
|
1~3周
|
治療5~6天后見效,見效后每日服1粒用以鞏固
|
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微血栓
|
一次1粒
一日2次
|
1~3周
|
治療5~6天后見效,見效后每日服1粒用以鞏固
|
【產品特點】
1.羥苯磺酸鈣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及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血紅蛋白的柔韌性,改善淋巴液的回流。
2.羥苯磺酸鈣能減少毛細血管活性物質如緩激肽、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合成,抑制血管活性物質的作用。
3.減少過量的膠原蛋白,阻止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并使人體內紅細胞中的山梨醇形成減少,有助于減輕紅細胞及內皮細胞的通透性腫脹及功能障礙以及抑制由二磷酸腺苷(ADP) 誘導的血栓形成。
4.降低纖維蛋白原和球蛋白水平,降低紅細胞的高聚性,激活纖維蛋白酶活性,增加血纖維蛋白的溶解能力,從而降低血液粘稠性。
5.減少血小板聚集因子的合成與釋放,抑制多種聚集因子,引起聚集反應和血小板自發聚集,降低血小板活性。
隨著藥物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 發現該藥還能用于腎臟疾病、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血栓性疾病以及某些心臟疾病等,特別是在糖尿病腎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 中的廣泛應用, 預示其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有意者請聯系:李女士,電話:13359189511